2025-07-15

生活圈〔宜花東屏南〕共融友善環境



東台灣(通常指花東地區)及屏東半島在推動「共融友善、無礙環境」方面,近年來確實有不少積極的成果展現。這兩個區域都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元文化,因此在發展觀光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上,特別重視如何讓不同族群(包括身障人士、高齡者、親子家庭等)都能無障礙地參與和體驗。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成效面向:

交通與設施的優化

無障礙設施的普及: 許多觀光景點、公共建築、大眾運輸工具(如火車、客運)都在逐步增設無障礙坡道、電梯、廁所、引導標示等。例如,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會針對轄下景點進行無障礙設施的改善。

交通接駁的便利性: 部分地區開始推動無障礙計程車或復康巴士服務,方便行動不便者前往醫療院所或旅遊景點。

觀光與遊憩的友善化

無障礙步道與遊憩區: 許多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海濱步道都積極規劃和改善無障礙設施,讓輪椅使用者或推嬰兒車的家庭也能親近自然。例如,屏東的墾丁國家公園內有一些適合輪椅行走的步道。

共融式遊具: 在公園或特定景點增設共融式遊具,讓不同能力的兒童都能一起玩耍,促進社會融合。

友善民宿與餐廳: 越來越多的民宿和餐廳意識到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主動提供無障礙客房、用餐區,並提供相關輔助服務。

社會服務與文化包容

全人照護與社福據點: 屏東縣尤其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積極推動全人照護體系,並設立新住民學習中心,提供語言和就業培訓,促進族群共融。這也間接提升了社會對多元群體的包容性。

推動文化平權: 許多文化活動和展覽會考量到不同族群的需求,提供手語翻譯、點字導覽或口述影像服務,讓更多人能夠參與文化活動。

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動

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 許多地方創生計畫也將共融理念融入其中,例如透過社區營造,讓居民共同參與環境改善,打造更友善的生活空間。

總體而言,東台灣及屏東半島在推動共融友善、無礙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從硬體設施的改善到軟體服務的提升,都展現了積極的投入。這不僅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讓更多遊客能夠無障礙地體驗這些地區的獨特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