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花東(宜蘭、花蓮、台東)地區
在智慧應用發展方面持續進展,雖然面臨地理條件和資源限制的挑戰,但各縣市仍積極導入科技,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產業轉型和永續發展。以下是主要進展概況:
整體發展策略與挑戰
宜花東地區在推動智慧城市方面,主要面臨的問題包括:
基礎公共服務不足: 由於地理位置分散,交通運輸、醫療照護、教育資源和廢棄物處理等基礎服務的提供缺乏經濟規模且設置成本較高。
觀光產業轉型壓力: 觀光是當地重要產業,但需提升與轉型以應對競爭。
淨零排放目標: 宜花東擁有豐富的再生能源(如地熱、海洋能、水力發電),具備發展淨零排放的優良基礎,並結合循環經濟、低碳旅遊、綠色交通等政策推動。
為克服這些挑戰,宜花東地區強調透過創新技術、區域跨域合作、公私協力以及人才培育來推動智慧應用。
各縣市智慧應用重點
1. 宜蘭縣
宜蘭縣積極發展綠色智慧物聯網,目標是打造永續宜居城鄉。
智慧交通: 佈建eTag行車偵測技術,並積極爭取設立東部區域交通控制中心,整合大數據以改善假日交通壅塞問題,例如試辦國道五號「預約上路」。
智慧生活: 設置iTaiwan及eland-free無線網路服務,提供超過1,000個無線網路接取點,範圍延伸至宗教場域。推動「微型環境感測器(環境盒子)」、「公共空間環控偵測」等智慧應用服務。
智慧農業: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與清華大學合作,在稻田中引入智慧農業系統,透過土壤感測器等設備監測土壤狀態,精確控制灌溉與施肥,旨在應對極端氣候並提升稻米品質。宜蘭大學也與日本NTT農業科技、台灣物聯智慧TUTK合作,推動遠距智慧農業支援系統,選定三星蔥等作物進行示範實驗,以降低從農門檻和勞力成本。
2. 花蓮縣
花蓮縣在智慧交通領域成果顯著,並積極推動其他智慧應用:
智慧交通: 持續發展緊急車輛優先系統,例如在路口試辦消防救護車優先通行,縮短救援時間。引入無線號誌技術,降低建置與維修成本,並提升故障排除效率。推動太陽能與市電雙模供電的交通號誌,大幅降低能耗,達到節能減碳效果。花蓮縣政府也規劃將初代智慧站牌升級為第三代,並配合人行道工程進行設置。
智慧教育: 花蓮高農推動「智慧農業4.0」特色課程,結合生物產業機電科、農場經營科、園藝科和資料處理科,開發植物工廠和綠能生產,並與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合作,利用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農業生產力。
智慧觀光: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管處)推動智慧觀光ICT平台服務,提供景區空拍、360VR影片、店家服務彙整、多國語言旅遊專區等。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也提供景區人潮燈號和即時車位資訊,方便遊客查詢。
整體發展策略與挑戰
宜花東地區在推動智慧城市方面,主要面臨的問題包括:
基礎公共服務不足: 由於地理位置分散,交通運輸、醫療照護、教育資源和廢棄物處理等基礎服務的提供缺乏經濟規模且設置成本較高。
觀光產業轉型壓力: 觀光是當地重要產業,但需提升與轉型以應對競爭。
淨零排放目標: 宜花東擁有豐富的再生能源(如地熱、海洋能、水力發電),具備發展淨零排放的優良基礎,並結合循環經濟、低碳旅遊、綠色交通等政策推動。
為克服這些挑戰,宜花東地區強調透過創新技術、區域跨域合作、公私協力以及人才培育來推動智慧應用。
各縣市智慧應用重點
1. 宜蘭縣
宜蘭縣積極發展綠色智慧物聯網,目標是打造永續宜居城鄉。
智慧交通: 佈建eTag行車偵測技術,並積極爭取設立東部區域交通控制中心,整合大數據以改善假日交通壅塞問題,例如試辦國道五號「預約上路」。
智慧生活: 設置iTaiwan及eland-free無線網路服務,提供超過1,000個無線網路接取點,範圍延伸至宗教場域。推動「微型環境感測器(環境盒子)」、「公共空間環控偵測」等智慧應用服務。
智慧農業: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與清華大學合作,在稻田中引入智慧農業系統,透過土壤感測器等設備監測土壤狀態,精確控制灌溉與施肥,旨在應對極端氣候並提升稻米品質。宜蘭大學也與日本NTT農業科技、台灣物聯智慧TUTK合作,推動遠距智慧農業支援系統,選定三星蔥等作物進行示範實驗,以降低從農門檻和勞力成本。
2. 花蓮縣
花蓮縣在智慧交通領域成果顯著,並積極推動其他智慧應用:
智慧交通: 持續發展緊急車輛優先系統,例如在路口試辦消防救護車優先通行,縮短救援時間。引入無線號誌技術,降低建置與維修成本,並提升故障排除效率。推動太陽能與市電雙模供電的交通號誌,大幅降低能耗,達到節能減碳效果。花蓮縣政府也規劃將初代智慧站牌升級為第三代,並配合人行道工程進行設置。
智慧教育: 花蓮高農推動「智慧農業4.0」特色課程,結合生物產業機電科、農場經營科、園藝科和資料處理科,開發植物工廠和綠能生產,並與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合作,利用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農業生產力。
智慧觀光: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管處)推動智慧觀光ICT平台服務,提供景區空拍、360VR影片、店家服務彙整、多國語言旅遊專區等。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也提供景區人潮燈號和即時車位資訊,方便遊客查詢。
花蓮縣。智慧應用 01 智慧交通
花蓮縣。智慧應用 02 智慧教育
花蓮縣。智慧應用 03 智慧觀光
花蓮縣。智慧應用 04 智慧生活
3. 台東縣
台東縣政府以「慢經濟、快效率」的施政理念,積極透過科技突破地理限制:
智慧治理: 透過TTPush打造「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方便民眾一機搞定多項縣政與生活需求。
數位平權: 改善縣民生活品質並帶動多元產業發展。
智慧農業與環境監測: 臺東大學與縣政府合作,計畫設置無人機創新研發基地,利用AI技術推動智慧農業與環境監測,提升偏鄉地區的農業效能。
智慧醫療: 臺東大學將加強在地醫護人才養成,並打造智慧化的全齡友善照護系統,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品質。此外,宜花東地區的醫療院所也積極探討如何善用AI人工智慧導入醫學教育,以提升醫療品質和人才培育。
未來展望
宜花東地區的智慧應用發展,正朝向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跨域整合: 強化各縣市之間的合作,整合交通、觀光、農業、醫療等不同領域的智慧應用,提升整體效益。
永續發展: 結合再生能源和淨零排放目標,發展低碳、生態、永續的智慧應用,打造宜居的城鄉環境。
人才培育: 鼓勵產學合作,培養在地智慧科技應用人才,以因應產業發展需求。
創新應用: 持續引進新興科技,例如AI、物聯網、大數據等,並鼓勵在地試驗與實證,發展符合區域特色的創新服務。
總體而言,宜花東地區在智慧應用的發展上,正逐步克服地理和資源限制,透過導入科技,提升公共服務效率、促進產業升級,並朝向更智慧、更永續的未來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